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解读哈尔滨扑朔迷离的地名含义(图)

解读哈尔滨扑朔迷离的地名含义(图)

2010-9-13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哈尔滨新闻网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再次,满语也存在方言。例如,“雷”的北京满语发音为“阿克占”,黑龙江满语发音为“阿个东”。这一点,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。赵力说,全国最权威的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专家们,在媒体上保持缄默,是出于治学的严谨。

  从一些资料中发现,“天鹅”的北京满语发音为“噶鲁”。双城一带满族人的发音是“哈搂儿”,当地的水泉乡有个村子就叫“哈搂儿窝铺”。“噶鲁”或“哈搂儿”,直接音转为哈尔滨,似乎不大可能。

  赵力说,阿奈鲁特在他的《1896年吉林下航记录》一书中,还说过这样的话:哈尔滨“或‘当地某一名大地主人名’的称谓。”他的这句话,一直被人们所忽视。民国以前,用姓氏和人名命名是哈尔滨地区地名的特点之一。对这一规律并不熟悉的阿奈鲁特,认为哈尔滨为“当地某一名大地主人名”的称谓,应当说不是凭空杜撰。但是,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支持这一说法的佐证。不过,我们也不应该武断地否定阿奈鲁特的“第二说”,万福麟监修的《黑龙江志稿》记载,这一带少数民族中有姓“哈勒斌”的,“哈勒斌”与哈尔滨土语发音完全一致。我们不能排除这一可能。

  在王禹浪《哈尔滨地名含义揭秘》一书中,影印了一张弥足珍贵的清末《黑龙江舆地图》,上面标有“哈尔滨”、“大哈尔滨”、“小哈尔滨”三个地名。这就使哈尔滨这个名字更加扑朔迷离。

  王禹浪先生认为,“《黑龙江舆地图》中所标注的‘大哈尔滨’、‘小哈尔滨’,民国以后则被转写成‘大嘎拉哈’、‘小嘎拉哈’。”“嘎拉哈”是满语,就是猪、羊、牛的膝盖骨,“搋嘎拉哈”是满族女孩最喜欢的游戏。但是嘎哈不是嘎拉哈,嘎哈是满语“乌鸦”的意思。

  赵力说,为了寻找这两个地名,他认真查阅了《吉林通志》--这是有清以来,经过长期准备,修于光绪十七年(1891年)、付梓于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的吉林省第一部官修的省志。在《舆地志》中找到了大、小“嘎哈”。其《舆地志--宾州厅》(当时阿什河中下游均隶属于宾州厅)载:正西迤北距厅“一百一十八里镶红旗屯,一百二十二里达子营屯,一百三十里小嘎哈屯(即今阿城区小嘎哈屯),一百三十三里杨木林屯,一百三十五里义兴泉屯,一百三十六里马家店屯,一百四十里赵家崴子,一百四十五里大嘎哈屯(即今成高子镇),一百五十里摩琳街(即今莫力街)……”

  鉴于记载详备的《舆地志》没有出现大、小哈尔滨和大、小嘎拉哈,以及以地望珍之,可以断定大、小嘎哈,就是大、小嘎拉哈和大、小哈尔滨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哈尔滨  地名